首页
搜索 搜索
信息

所有相处舒服的背后,都是不动声色的接纳

2023-05-10 21:08:35 有书

点击 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文 | 有书弓桥·主播| 应犹

作家王海超曾说:


(资料图)

“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感觉就是舒服,相处舒服,不只是两个人合拍,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让关系渐入佳境的,并非刻意的奉承,也不是辛苦的维系,而是彼此的接纳与体谅。

因为相互体谅,我们才能卸下伪装,坦然地做自己,因为彼此接纳,我们方能敞开心扉,随心地交流。

相处越久越懂得,所有舒服关系的背后,都是不动声色的接纳。

接纳别人的善意

主持人鲁豫曾说:

“接纳别人的善意,也是一种美德。”

与人相处时,面对别人的主动示好,我们常婉言谢绝,生怕亏欠人情。

殊不知,感情正是在彼此亏欠,相互惦念里升温的。

太过泾渭分明,反而会疏远人心。

导演杨德昌拍摄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他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为了拍出最真实的效果,他无数次修改剧本,亲自挑选演员,整整筹备五年,才开始拍摄。

没想到刚开拍不久,剧组资金就出现危机,拍摄也被迫中断。

那段时间,杨德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于家人不在身边,下班后的他,只好一个人躲在摄影棚里,看着剧本发呆。

制片人詹宏志将这些看在了眼里,在收工后,常会以讨论剧本的名义,邀请杨德昌到家里做客,还会为他做几道美味的家常菜。

有时是热腾腾的汤面加腌制的小菜,或者是煮得浓稠的米粥配包子。

饭菜虽然简单,却是朋友默默的宽慰与陪伴。

杨德昌也明白朋友的好意,常会欣然赴约。

那些难熬的日子里,他们常会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相互鼓励。

最终,他们熬过了难关,电影资金的问题被解决,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海明威曾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难过时别人的关切问候,遇挫时伸出的援手,背后承载的,其实是惦念与在意。

生硬的拒绝,疏离的客气,也许避免了麻烦,却也稀释了情意。

适时接受别人的好意,并不会造成困扰,反而成全了他们的真心,使彼此越走越近。

今日朋友为我们搭桥,来日我们为朋友铺路,感情便在你来我往中生生不息。

接纳别人的不同

漫画大家宫崎骏和高畑勋在东映动画公司相识,二人常合作绘制漫画。

合作一段时间后,他们却发现彼此的绘画风格迥然不同。

宫崎骏偏好色彩缤纷的画作,而高畑勋则喜欢写实画,不喜欢用太多的颜色进行渲染。

虽然画风不同,他们却并未因此产生龃龉,反而常常交流探讨。

合作完成《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影片时,高畑勋任导演,他率领剧组到原作故事的外景地取景,真切地还原当地的自然风貌。

而宫崎骏则担任了场面设计,为画作添加了许多奇幻元素,使得画面更加温馨治愈。

这部影片融合两人所长,既扣人心弦又真挚感人,收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宫崎骏曾动情地说:

“假如没有阿扑 (宫崎骏对高畑勋的昵称) 的提拔,就没有今日的我,我们的画风虽有差异,但我们永远是朋友。”

彼此的不同并没有将关系摧毁,反而成为了这段友情独特的点缀。

歌德说过: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思想情感完全相同的人。”

也许我们饶有兴趣的话题,却是对方的盲区,也许朋友眼中的好生活,却是我们的避之不及。

当彼此意见相左时,强行改变对方,只会使隔阂越积越多,感情愈发淡薄。

事实上,生活从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图。

越是舒适的关系,越是能兼容并蓄。

尊重别人的三观,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许多困扰便烟消云散;

接纳彼此的不同,对别人多些体谅包容,关系才会暖意融融。

接纳别人的优秀

有句话说得好:

“欣赏是一根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自己。”

欣赏别人的长处,不吝啬赞赏,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胸襟,也是对关系最好的滋养。

王濛和安贤洙于2002出道,两人的实力旗鼓相当,都曾在冰场书写过辉煌的战绩。

因为同届出道,他们常被放在一起比较,王濛却从未把安贤洙当作威胁,反而经常和他探讨学习。

两人在赛场上虽是对手,私下却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几年后,王濛已经成为国家队的主教练,而安贤洙却遭受同行排挤,匆匆退役。

尽管他曾经战绩斐然,退役后却无人问津,逐渐被大家淡忘。

王濛得知朋友的遭遇后,第一时间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来中国短道速滑队做教练。

王濛的决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大家不解地问道:

“你们曾是竞争对手,为什么要邀请他来中国指导?”

王濛却感慨地说:

“我们是英雄惜英雄,他是难得的天才型运动员,能力毋庸置疑。”

而安贤洙也没有辜负王濛的信任,他带着先进的速滑技术来到中国。

在他全心全意的指导下,我国短道速滑队在北京冬奥会上成功夺得金牌。

星云大师曾说:

“种花者身边满是鲜花,种刺者身边皆是荆棘。”

人际关系就像一场循环,我们给予朋友的,都会在此去经年后回馈于自己。

朋友间若是相互妒忌,彼此贬低,拉踩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寸步难行;

若能接纳对方的优秀,真心为朋友喝彩,成就朋友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为别人鼓掌,于人是一种认可,于己是一种修行。

接纳别人的难处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答:

“社交中,最令人反感的行为是什么?”

有条回答深入人心:

“明知对方艰难,偏要刻意为难。”

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都有身不由己的选择,万般无奈的时刻。

相互责难,只会一同滑下深渊,彼此体谅,才能携手渡过难关。

沈从文年轻时酷爱文学,却苦于无人欣赏。

尽管他没日没夜地写作,投出的作品却如石沉大海,从没有回音。

一年的笔墨耕耘,他却只发表了一篇作品,赚取7毛钱的稿费,连生计都难以维系。

就在他心灰意冷时,却遇到了贵人徐志摩。

徐志摩是《晨报》的编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即将扔掉的废稿里,发现了沈从文的作品。

徐志摩读完后,大为欣赏,一口气将他投来的稿件全部发表。

沈从文开心之余,却发现自己的散文《市集》,已经被其他报刊发表,而他一不留神投给了徐志摩,又被发表在了《晨报》上。

一稿多投是文学的大忌,很多人纷纷建议徐志摩与他断交,再也不必录用他的稿子。

沈从文胆战心惊地和徐志摩道歉,原以为他会怪罪自己。

没想到,徐志摩却温和地说:

“你当时过得非常艰难,急切想把稿子投出去赚生活费,我是能理解的。

这没什么,我会在报上公开解释,你不算一稿多投,我们是转载的。”

不日,徐志摩就在报纸上公开解释,帮沈从文解了燃眉之急。

两人经此一事后,关系反而更加融洽,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写道: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好的关系,有时就是把自己的脚放进别人的鞋里。

别人不愿谈及的往事,与其追问,不如不动声色地岔开话题;

看到朋友的窘迫为难,与其声张,不如默不做声地出力帮忙。

这样的温情看似不着痕迹,却最是打动人心。

生活本就艰难,唯有相互取暖,才能驱散寒意,成为彼此最温暖的羁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在《情商》中说道:

“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真正打动人心的,并非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相处时不着痕迹的温柔,遇事后不动声色的接纳。

接纳别人的善意,不必推辞,是对真心最恰当的回馈;

接纳别人的不同,予以尊重,是对关系最温暖的守护;

接纳别人的优秀,不吝赞赏,是对彼此最高级的滋养;

接纳别人的难处,默默解围,是对朋友最深沉的情意。

点个“在看”,往后余生,愿我们的感情都能双向奔赴,付出的每分真心都不被辜负。

/ 重要提示 /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让大家错过推送。

喜欢有书君的文章,一定记得给我一个星标★【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