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信息

实探吉林省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环球快看点

2023-05-05 07:32:08 证券时报网
孙宪超/摄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孙宪超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就连很多吉林人都不知道,该省还是全国重要的优势肉牛主产区,肉牛总量规模、质量标准、种源建设等均处全国领先水平。


(相关资料图)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吉林省目前已经形成集肉牛良种繁育、养殖、交易、屠宰精深加工等较为系统的肉牛特色产业,肉牛集群全产业链产值已达到2000亿元。吉林省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肉牛要发展到100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

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发展肉牛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吉林省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当下促进消费加快经济恢复和增长的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

快速发展的肉牛养殖业

今年54岁的刘玉国是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北老壕村六社的村民。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在梨树县采访时,刘玉国正在进行春耕。刘玉国和家人共计种植耕地40多亩,全部都是玉米,每年秋收之后,扣除秸秆还田部分,还会剩余秸秆28000斤左右。

“剩余秸秆全部用作养牛饲料,由于牛的数量在逐年增多,每年还要大量外购秸秆。”刘玉国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据了解,为了增加收入,刘玉国从2017年开始养牛,当时共计饲养母牛16头。通过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刘玉国目前共计饲养48头牛。“2021年之前,养牛带来的收益比较可观。从2021年之后,受到整体行情的影响,养牛的收益相比之前有所减少。”刘玉国说,去年将新生的几头小公牛全部出售,抵扣了当年养牛的相关费用。最终剩下3头形体较好的小母牛,按照1.5万元至2万元的价格计算,一年的养牛收益大概在4.5万元至6万元之间。

梨树县畜牧局畜牧科科长李桂森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小规模大群体”是梨树县农民养牛的主要特征,饲养10至20头牛的农户颇为普遍。为了加快推动标准化生产和养殖方式转型,有效破解养殖户养牛难题,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了“合作社+养牛”示范区,建成标准化牛舍10余栋,租给合作社经营。目前正在建设万头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预计今年四季度可投入使用。

张帅是梨树县张帅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目前经营管理着1200公顷的耕地,每年可以收获大量的玉米和秸秆,这也是张帅饲养肉牛的优势。张帅从2022年5月开始饲养肉牛,同年9月正式进入示范区,租赁了其中的4栋牛舍,目前共计饲养肉牛352头。“这些肉牛在今年6月份左右将达到出栏标准,到时候会被全部出售。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头牛可以盈利2000元至3000元左右。”张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刘玉国和张帅所在的梨树县是全国知名的产粮大县。此前,在吉林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后,梨树县提出打造全省“第一牛县”目标。“梨树县的肉牛存栏量在‘吉牛云’平台中连续9个月位居全省第一。截至2022年末,全县肉牛饲养量58.8万头,已经实现全县人均一头牛的目标。预计2023年的肉牛存栏量为50万头,出栏量为20万头。”李桂森说。

不只是梨树县,在吉林省的农安、榆树、伊通、通榆、敦化等县(市),肉牛养殖业都在蓬勃发展。2022年,吉林省肉牛饲养量达到652.6万头,同比增长12.4%,增幅领跑东北,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全省牛的数量发展到462.4万头,同比增长10.9%。肉牛大项目建设增势强劲:截至3月末,全省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224个,增长559%;万头以上牛场25个。全省肉牛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村达2238个。

牛羊交易推动产业发展

4月28日5点40分,长春市的户外温度为11°C,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位于长春市绿园区西湖大路的皓月牛羊交易市场已经非常热闹。走进市场,可以看到很多来自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白城市的运牛车辆,吽吽的牛叫声此起彼伏,一些买牛、卖牛的人正在商谈交易。

该市场是国内规模最大、设施一流、上市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专业化牛羊交易市场之一,每逢周二、五、日为集日,单集上市量达1万余头,是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牛源集散地。

凌晨2点多,四平市梨树县郭家店镇的农民王玉成就来到了市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养牛。这次出售的12头肉牛都是5个月之前从市场买的架子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已经达到了出栏标准。此外,家里还有20余头育肥牛。”王玉成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王玉成说,相比猪肉价格而言,牛肉价格相对稳定,风险也要小很多。虽然这两年牛肉价格有所回落,但是饲养肉牛仍有利可图,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与王玉成有所不同的是,来自公主岭市的朱洪达这次来到牛羊交易市场的目的是购买母牛。“家里已经养了几十头牛,这次准备购买10头母牛,刚刚已经以1.3万元至1.6万元不等的价格购买了4头形体较好的母牛。”朱洪达说。

朱洪达算了一笔账:按照购买的10头母牛能够生下5头母牛犊和5头公牛犊,10头的售价可以达到11万元左右,扣除大约4万元的饲养成本,利润可以在7万元左右。“对于农民来说,这显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很多在企业上班的人一年也未必能赚到7万元。”朱洪达笑着说。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除了长春市皓月牛羊交易市场外,吉林省其他地区也已相继建立肉牛交易市场。例如,榆树市五棵树镇汉夏黄牛交易市场成立多年,在全国颇有名气。2022年7月4日,吉林市辖内的桦甸市永盛牲畜交易市场正式开业运营。今年4月25日,吉林省梅河市康大营镇牛交易集市正式开集。

吉林省相关市县建立的大型肉牛交易市场,解决了区域内农民卖牛难问题,降低了农民卖牛成本,同时还将进一步促进吉林省成为国内重要的肉牛集散中心,对于加快推动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作用明显。

至关重要的良种繁育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良种则是畜牧业的“芯片”,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肉牛良种繁育对肉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欠缺,产业发展就会出现“卡脖子”问题。

吉林省在肉牛良种繁育方面颇具优势,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数量、冻精生产销售量均位于前列。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其中,全国畜禽种业阵型企业肉牛企业共7家,有3家是吉林省企业,分别是长春新牧、吉林德信和延边畜牧开发,占比为42.9%,位居全国第一位。

长春新牧具有种牛繁育、营养、饲料及冻精生产、胚胎生产等独立研发能力,是全国重要肉种牛供种基地,早在2014年就被认定为国内第一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长春新牧还拥有国内优势明显的种母牛群,目前已成为国内群体规模最大、代次最高、质量最好的加系西门塔尔种牛繁育基地。

“公司已累计向全国各地种公牛站供种1229头,向社会提供优质冻精2650余万剂,冷冻胚胎1000余枚,累计改良本地和其他省份黄牛2000余万头。”长春新牧总经理申利说,公司目标是补短板、破卡点、以科技创新努力打造肉牛种业芯片,建设国内最大加系西门塔尔牛繁育基地、建设国内领先的吉牧牛新品种生产基地,建设国内高品质的肉牛种用胚胎生产基地。

吉林省已提出要加快组建肉牛种业和延边黄牛两个种业“创新中心”,打造国内技术领先、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现代育种联合体,推动肉牛种源质量赶超国际同类种群先进水平,支撑全国肉牛种源自主可控,抢占国际肉牛种源制高点。

证券时报记者从吉林省肉牛办了解到,接下来,吉林省将支持5个国家级种公牛站开展智能化改造,实现扩能升级,鼓励基础条件好、有能力的种牛企业高标准新建种公牛站,不断扩大优质种公牛群体规模和质量,提高冻精生产和营销数量。在巩固提高现有4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新创建一批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扩大种群规模,从根本上解决好引牛难和种群退化问题。同时还将支持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从国外省外引进优质种牛和可繁母牛,不断补充和扩大肉牛种质资源。对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采取胚胎移植方式生产的优质种牛参照现有引种补贴政策给予支持,逐步摆脱进口依赖。

精深加工

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

吉林省要实现2025年全省肉牛发展到100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肯定不能仅限于肉牛养殖,而是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做好肉食品及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建设1-2家全国肉牛领军型产业化龙头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在梨树县采访期间了解到,该县在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养殖肉牛的同时,也在围绕肉牛产业链做文章,利用专项债谋划建设肉牛屠宰及牛肉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全面推进集养殖、屠宰、精深加工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并从山东省引入企业共同运营。

“该项目在年内即可陆续投入使用,前期将具备年屠宰3万头肉牛的能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屠宰能力可达到10万头以上。”李桂森说,梨树县还在与相关企业接洽,计划在梨树县建设以牛肉为主要原材料的预制菜生产企业。

吉林省现有的一些肉牛屠宰深加工企业已经颇具规模。以长春皓月为例,该公司生产能力为年屠宰肉牛100万头、羊200万只,是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已经形成横跨畜牧养殖业、饲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大健康产业、制革业、有机肥业等六大产业为核心的肉牛全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闻名的肉牛加工企业,也是中国重要的优质牛肉出口基地。

据长春皓月品牌市场总监王巍泽介绍,长春皓月通过精深加工将一头牛的牛肉、牛血、牛骨、牛皮、牛脏器等等“吃干榨净”全部应用,使一头活牛加工后平均产值达到5万元以上。高档雪花牛肉、补血、补钙保健品、牛心包膜加工生物瓣膜应用于人体心包膜替换等等,尤其是皓月自主繁育改良的高档沃金黑牛新品种,每头综合加工后产值15万元以上。“预计到2025年,长春皓月年屠宰肉牛能力可以达到200万头。”王巍泽说。

来自吉林省肉牛办的信息显示,吉林省鼓励支持长春皓月、延边畜牧开发、桦甸金牛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扩产能、精加工、提价值。同时加快推进九台伯宇、公主岭英达、敦化韩贞等11个新建屠宰加工项目建设进度,指导全省屠宰加工企业再谋划一批熟食制品、皮革加工、生物制药等精深加工、延链补链项目,持续提升全省优势屠宰产能。

据悉,吉林省对在吉林省内新建或扩大屠宰加工产能的企业,年度利用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的,最高按照1亿元给予实际贷款额度1%的贴息补助;对省内企业屠宰省内育肥牛,年屠宰检疫量新增3000头以上的,按每头200元给予奖励;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肉牛专项债项目、屠宰加工企业及千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流动资金贷款。吉林省将重点支持现有规模以上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扩能升级,对纳入吉林省“腾飞类”拟上市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按照上市进程分阶段给予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奖补支持。

“秸秆变肉”

带动农民增收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我国牛肉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5%,2022年我国牛肉消费量达1024.5万吨,在全球牛肉消费量中排名第二。不过从人均消费量看,欧美发达国家牛肉年人均消费量近50公斤,世界中等国家平均水平20多公斤,而我国人均仅为6.6公斤。

据中国肉类协会数据,2022年,全国肉牛出栏4840万头,比上年增加132万头,增长2.8%;牛肉产量718万吨,增加21万吨,增长3%。2022年末全国牛存栏10216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99万头,增长4.1%。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空间。

吉林省为了发展肉牛产业,实施了“秸秆变肉”工程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并制订了相关配套文件。吉林省年产农作物秸秆4000多万吨,通过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使更多的秸秆资源过腹再还田,将普通的秸秆转化为肉和奶,对于保护吉林省的黑土资源、发展产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大有益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大事,肉类产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肉牛产业比重大、经济效益好、产值收入高,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也是县域经济突破的支柱产业,更是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当下促进消费加快经济恢复和增长的背景下,尤其具有积极意义。

在吉林省肉牛产业快速发展中一些问题也有待解决。例如,吉林省目前的肉牛饲养还是以农民一家一户散养居多,现代化饲养条件比较薄弱,饲养和管理水平比较低,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集约化养殖。但集约化需要较大的地块,而个别市县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制约,缺少可供利用的规模化土地,不具备规模化饲养的条件。

另外,肉牛产业前期投资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资金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也成为一些肉牛养殖大县(市)缺少屠宰、精深加工企业的重要原因。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在去年制定出台了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政策,肉牛养殖等现代种养业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可以按照“建多少、转多少、供多少”的点状报批和点状供应方式来用地。县级政府在编制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肉牛养殖用地合理需求,将符合条件的肉牛养殖项目纳入总体方案。

另外,吉林省在出台的《关于完善肉牛产业信贷服务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将实行“一企一策”流动资金贷款、有效降低贷款融资门槛、降低贷款综合成本等,让信贷融资在助推肉牛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肉牛产业完善发展中面临的资金问题。